查看: 15054|回复: 20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跳转到指定楼层

[7904][百科大楼]★★机动战士高达★★

主题内容概览

带格式的完整版请点击阅读全文

这里是文章概览,浏览图文并茂的全文请点击→[阅读全文]

整合失败

所有资料均是本人自行撰写或网上收集 与本站高达区无任何瓜葛
如有雷同请勿对号入座

新人类便是新类型人
某就图个方便不修改了






宇宙世纪(Universal Century, U.C.)系列作品
(依照实际发表年份序)

机动战士高达(機動戦士ガンダム)(TV/剧场)
MS戦記 機動戦士ガンダム0079外伝(漫画)
机动战士Z 高达(機動戦士Ζガンダム)(台湾旧翻译为刚弹勇士)(TV/剧场)
机动 ..

这里是文章概览,浏览图文并茂的全文请点击→[阅读全文]

43

主题

98

存在感

32

活跃日
喵~离线 哎你介人恁么不讲理呢
 5 

SOS团二星级★★

10楼
发表于 2009/09/01 | 编辑

猜你喜欢: 高达, 真白美娜, war3


一年戰爭全史之敖得薩會戰

[ 敖得薩日 ]
另一方面,聯邦軍的情況又是如何?
趁著蘭巴.拉爾部隊攻擊的空檔,馬蒂達部隊同時在進行微量的補給作業. 而在此刻,命白色部隊只要持續脫逃的新指令下達了.

"白色基地於5日內越過裏海."
此為進行歐洲反攻作戰, 通稱"敖得薩作戰"的準備, 雷比爾將軍直接下達的命令. 時間為11月2日,距白色基地抵達中亞已超過兩星期了. 雷比爾將軍聽見白色基地的戰果, 確信其為真正的NT部隊.
"儘管是NT部隊吧,以一艘艦艇於後方從事擾亂作業?.真是苦戰吧."
此般談論, 當時身為副官的艾爾蘭中將 (後來被發現是吉翁方面的間諜),對雷比爾將軍回答道.
"無法超越這種程度的危險,不能說是真正NT部隊的."
11月5日, 白色基地在裏海附近擊潰蘭巴.拉爾部隊. 由於此事, 很早便計劃著將NT部隊投入實戰的吉翁方面, 也確認白色部隊為NT部隊一事. 接著, 就在兩日後, 敖得薩作戰終於發動了.




[ 作戰的目標 ]
敖得薩作戰.
此作戰乃是為了自吉翁手中, 奪回出產貴重礦物資源 (鋁土,鎳,金等) 的 中亞~歐洲間的礦山地帶. 同時, 也意圖一舉轉變在歐洲的軍事平衡態勢.

10月10日, 雷比爾將軍所搭乘的big tray型 (老戰友註:由於一直以原音稱呼,現徵求中文譯名)陸戰艇, 自英國南安普頓出發. 此台big tray"巴頓號", 成為此次作戰的移動指揮總部.
11日, big tray越過多佛海峽, 朝集結據點華沙而去. 在此之前, 各聯邦部隊也從的黎波里, 日內瓦, 萊比錫, 斯德哥爾摩, 與漢諾威等基地出發. 通向華沙的幹道路線幾乎被行軍的裝甲部隊給埋沒, 空中的機隊群也形成好幾道機雲. 此外, 以喜馬拉雅級航空母艦, 阿爾巴特級飛彈巡洋艦為主力的兩艦隊, 自奧斯陸南下. 負責牽制吉翁的潛水艦隊. 總計自八方面的部隊, 將朝此一敖德薩作戰集結 . 可以預估, 此為開戰以來最大規模的地上會戰.

"本次作戰的勝敗,也即是此戰爭的勝敗. 資源缺乏的吉翁軍,如失去這些礦山, 自然會去乞求終止戰爭了!"
各軍司令官如此鼓勵其部下道.
然而部隊的集結遲滯太過明顯, 雷比爾將軍不得不將作戰開始日期提早. 如給與其充裕的時間, 敵人勢必將準備好周延的防禦陣勢. 此為無論如何得避免的事態演變. 而此作戰的實行, 吉翁也終究察覺到了. 一小時也好, 一分鐘也好, 無論如何得僅早行動.

"你們要了解,拖一分鐘就是殺10名戰友, 而拖1小時就是100人!"
此般通告, 飛快傳入由後方緊追的補給部隊中. 中途故障的車輛也遭放棄, 部隊迅速的集結. 所有一切, 都是為了獲得在歐洲的勝利.

图片需登录后查看





[ 吉翁之佈陣 ]
對於馬.克貝的上司吉西莉亞少將, 礦山基地是絕不能丟掉的. 然而她原本的根據地是在月球, 在表面上也無法派遣增援部隊. 此處, 也隱含了吉翁內部的不諧和意見. 而吉西莉亞也放話道,
"即使傷了男人的面子與軍隊的威信,只要能獲得勝利就行了!"
她並秘密派遣精銳的王牌部隊"黑暗三連星"赴馬.克貝基地.
這支黑暗三連星, 為於魯烏姆會戰俘虜雷比爾將軍的部隊 . 如今與雷比爾指揮的部隊在地球交戰, 應可說是戰場中的因緣際會吧.





[ 作戰實行 ]
接著在11月7日6點, 部署於各地, 總計達到兩萬五千門的火砲, 與兩千座飛彈, 火箭夾囊等, 一齊噴出火舌. 此為敖得薩作戰實行的烽火. 雷比爾將軍命各陣地的部隊同時發動攻勢. 展開最最原始的包圍戰.
"勝利是站在兵力優勢的一方."
(註:語出自克勞塞維茲.)
如同自古以來的戰例, 數量優勢的聯邦軍憑藉壓倒性多數之兵力, 壓迫為防衛敖得薩基地而部署的吉翁防線.
自北方, 第四軍擁有以61式戰車為主之裝甲師團. 自西北方為第二軍, 第七軍. 而自西邊, 為雷比爾親率之第三軍 . 再者, 支援的航空部隊自基輔, 索菲亞(保加利亞首府) , 伊斯坦堡飛抵戰場. 還有自黑海對岸的安卡拉 (土耳其首府),進行未曾間斷的飛彈, 火箭彈攻擊. 特別值得一提的, 聯邦軍量產型MS也有少數投入實戰. 輸入RX78實戰資料之RGM79 "GM"總計30架, 試驗性質的投入戰場. 此支MS 部隊, 雖為了不使吉翁知情而配置於後方, 據說也有摧毀 21輛戰鬥車輛與 4架MS的戰果. 然而另一方面, 機械故障的情形也逐一發生, 30架中能夠遂行戰鬥者, 聽說也不過 15架左右.






[ 聯邦軍的進擊 ]
戰爭自7日上午6時到10日, 持續了整整三天. 吉翁軍雖是劣勢戰力, 但運用各個擊破戰法堅守, 與數量幾近四倍的聯邦軍正面交鋒. 當然, MS的活躍自不在話下. 而且在此戰役中, 產生了許多傳奇故事. 吉翁對地攻擊機部隊的黑爾姆特.魯玆上尉, 在這三天中, 為了補給與小憩而在地面的時間, 總共僅12小時左右. 除此之外的時候, 都與其愛機"德.戴GA"(對地攻擊型), 一同在天空奮戰. 由於聯邦軍以壓倒性數量優勢, 蜂湧而至. 使目標搜索所費時間十分短暫. 魯玆上尉輕易地發現敵蹤, 摧毀了 480輛戰鬥車輛. 獲得了"戰車殺手"的封號. 此外, 儘管他的座機是戰鬥攻擊機, 同樣也有擊落14架敵人戰鬥機的戰果. 然而 , 這樣的英雄, 於 9日因降落裝置故障而落地失敗, 成了一去不返的壯士. 而聯邦軍的特奇桑.迪米特利中尉, 以 TIN COD型戰鬥機擊落"德普型"等34架戰機. 作戰終了後, 獲頒第 1等戰功勳章. 後來其繼"德克薩斯黑色惡魔"薩繆艾拉少校, 成為全地球圈的頂尖王牌的人.(在本戰爭的總擊落數共301架) 如要談到領導將官, "魯烏姆奇蹟"的雷比爾將軍, 也又留下新的傳奇. 即令吉翁軍總司令官馬.克貝上校以"核爆" 脅迫, 他也不屈從. 將軍只是靜靜地揮揮手. 如今只有前進一途了, 他展現出此般執著的自信. 雷比爾將軍的舉止 , 在場各將官, 皆對此役的勝利充滿信心. 就這樣, 雖然敵我雙方奮戰了三日夜, 到最後仍舊不能扭轉兵力數量上的差距. 吉翁主要的高層官員們搭乘桑吉瓦級機動巡洋艦向本國轉進. 雖然大多數的殘餘兵員對聯邦軍投降, 但其中也有部隊竄逃到吉翁勢力範圍的非洲. 此外, 此戰役之後, 對孤軍獨力完成後方牽制擾亂任務的白色基地部隊, 據說雷比爾將軍也曾親握布萊特.諾亞艦長的手, 慰勉其辛勞.


[ 此贴被weige909在2009-09-01 19:34重新编辑 ]

43

主题

98

存在感

32

活跃日
喵~离线 哎你介人恁么不讲理呢
 5 

SOS团二星级★★

11楼
发表于 2009/09/01 | 编辑
一年戰爭全史之賈布羅攻防戰
图片需登录后查看



[ 聯邦軍總部賈布羅 ]
賈布羅
利用南美的天然地下大空洞作成, 為地球上最大規模的軍事設施. 其總佔地面積為42平方公里. 平時有45萬人 (包含軍眷屬) 在此生活, 宛如與都市匹敵之規模. 聯邦軍最高指揮總部設置於此, 以及兵工廠, 宇宙艦艇建造船塢等聚集此處. 擁有基地, 工廠, 宇宙港, 以及街市. 如此大規模設施. 但對吉翁而言, 卻是無論如何總無法得手的目標. 至多僅能作到為牽制所進行之定期轟炸的程度而已.





[ 無謀的賭注 ]
開戰當初, 由於不列顛作戰的失敗, 而錯失摧毀賈布羅之事, 造成吉翁最大的打擊. 聯邦軍以賈布羅為出發點, 逐步完成宇宙艦隊重建, 與MS實戰配備的工作.
"不管是誰都行,能夠攻陷賈布羅的人,我將給他元帥的位子."
連那冷靜的基連.薩比, 似乎也曾如此脫口道. 然而, 也有果敢擔起此一重責大任者. 不是別人, 就是夏亞.阿茲納布爾.
11月27日, 夏亞於跟蹤白色基地之際, 發現宇宙艦艇用的大型入口艙門

"徹底調查木馬消失的地點. 將其連同賈布羅基地一塊完全消滅掉."
原本於北美加州基地, 近日內也打算實行第二次賈布羅攻略作戰.(第一次作戰於9月進行, 以失敗告終.) 加州基地接獲自夏亞的通報. 匆忙卻興奮地為行動準備而奔走.




[ 部隊集結 ]
就這樣, 由鄰近基地匯集所擁有的各式MS. 當然, 密藏於潛水艦隊的水陸兩用MS, 也有多部集結. 30日, 天亮前的 凌晨 3點, 由三架水陸兩用MS所組成的小隊, 作為先遣部隊, 沿河川進攻. 此舉乃是為確認各偽裝碉堡的位置. 另一方面,6時30分, 所期盼的來自加州之增援部隊抵達. 此共計有MS54架, 卡烏級攻擊母艦18架, 具備兩個機動大隊數量的戰力. 在此回溯約半小時前, 先遣隊已發現了進入口位置.



[ 作戰開始 ]
7點20分, 卡烏型攻擊母艦終於到達賈布羅上空, 確認自先遣隊的發光信號之後, 以對地飛彈構成彈幕. 由MS06, MS07與MS09組成的陸戰MS部隊, 作為第一波攻擊部隊而降下.
"薩克,古夫,德姆,第一波進攻!"
然而, 賈布羅果真是聯邦軍總部. 其對空防衛網十分堅強完備.
"不愧是賈布羅.能降下多少架MS呢."
對空炮火的激烈程度, 就如紅色彗星夏亞的暗自叫苦. 結果, 包括降下的46架MS中(其僅剩8架殘存),平安到達地面的只有28架.
"被盯上了,白色基地?"
"啊,它永遠都是掃把星."
確認此攻擊作戰狀況的聯邦軍高官們, 對白色基地的存在 , 如此感到不悅. 另一方面, 吉翁也因懼於身為NT部隊的白色基地部隊, 而提早對賈布羅的攻略行動.





[ 潛入部隊 ]
成功降下的部隊, 開始各別獨自行動. 然而, 這些陸戰用 MS部隊, 可說是無用武之地. 賈布羅的設施, 幾乎都建造在地下深處. 即使攻擊其地表, 也是毫無意義的. 真正挑大樑的攻擊部隊, 則是早先出發的先遣部隊. 夏亞上校與此先遣部隊會合. 秘密地潛入賈布羅內部的MS工廠, 進行破壞工作. 但其結果是, 此破壞活動以失敗收場. 因為定時炸彈已全數遭到拆除.7點55分, 夏亞與宿命中的MS, RX78 遭遇, 並且交戰. 此段時間, 地上的部隊仍在奮戰中, 由於此戰鬥, 賈布羅喪失了近20%的對空砲台.


[ 作戰的終結 ]
作戰於降下之MS部隊損害超過 50%的時候, 宣告中止. 吉翁當局判斷, 即使再續行攻擊, 只是等著遭到全殲的結局而已.
"....10個月前作戰的失敗(不列顛作戰),將就此使我軍嚐到苦頭了吧."
"賈布羅嗎?"
"嗯, 從此在宇宙, 苦戰將要開始了."
在回收MS部隊的同時, 由加州基地前來的馬諾克中校, 與副官談論著這般對話. 就這樣, 第二次賈布羅進攻作戰, 以造成重大的損害告終. 此外聯邦軍的量產MS, RGM-79, 也參加了此戰鬥. 被運用於敖德薩的初期量產型GM, 雖然頻頻發生機械上故障, 此回參戰的機型已施以改良, 聯邦軍獲得具有價值的實戰資料. 雖然參戰的34架MS中損傷了 11架, 也摧毀了12架MS. 再者, 藏匿於北美加州基地的18 架卡烏型攻擊空母中, 損失了 8架. 自此, 再也沒有對賈布羅進行攻擊. 而在賈布羅的地下深處, 麥哲倫, 薩拉米斯級等70艘以上的宇宙艦艇, 正開始建造完成.



[ 此贴被weige909在2009-09-01 22:01重新编辑 ]

43

主题

98

存在感

32

活跃日
喵~离线 哎你介人恁么不讲理呢
 5 

SOS团二星级★★

12楼
发表于 2009/09/01 | 编辑
一年戰爭全史之非洲清剿作戰

[ 在非洲的大地上 ]
雖不如歐洲的程度, 在非洲仍散佈著為數眾多的吉翁礦山基地. 特別是金, 鑽石等礦物之開採, 仍仰賴著此非洲大地供給.
11月上旬之敖得薩會戰以後, 許多殘敗的部隊流竄至此地 . 且正伺機策劃奪回歐洲一地. 對非洲的情勢感到憂心的聯邦軍. 決意將歐洲全部兵力調集南下, 打擊歐洲在非洲的吉翁殘部. 此為11月末後的非洲戰線, 於12月 5日展開的非洲清剿作戰.




[ 非洲清剿作戰 ]
自12月 5日開始的非洲清剿作戰, 部署了地球上聯邦軍總兵力近 20%的龐大規模部隊. 在歐洲的吉翁軍已然瓦解, 以加州基地為中心的北美大陸, 因賈布羅攻擊一役, 也耗盡其剩餘戰力. 因此, 聯邦軍採取此一果斷的戰略手段.
"盡快將這些吉翁猴仔們, 趕出地球的巢穴吧! 此處不是像那些宇宙住民(spacenoid)卑下的傢伙所居住的土地."
此為擔任總指揮官, 在地球生長的海曼將軍所言.

( 註: 海曼這小子就是後來迪坦斯的"大老闆", Z 的反派魔頭是也.)




[ 清剿作戰展開 ]
自地中海沿岸的開羅, 班加西, 的黎波里,(後兩者在今利比亞境內) 23個師團. 以及由印度洋沿岸, 自七個運輸艦隊卸下的登陸部隊(由14個師團組成), 參與此清剿作戰. 武器總數為: 戰鬥車輛8800輛, 航空器4200架, 火砲, 飛彈3萬1千門, 以及MS 940架. 集結此龐大部隊, 乃是考量在宇宙的反攻作戰(所羅門攻略戰)之前, 先掃蕩地球上的吉翁部隊. 從12月 5日, 作為先頭部隊共計 4個師團, 踏上深入非洲內陸之途. 當此掃蕩作戰之際, 駐紮的吉翁軍部隊, 有兩種不同的反應態度. 一個是逃入擁有非洲周邊最大規模宇宙港的亞丁基地(位於紅海口的阿拉伯半島), 盡速撤退的殘部; 以及堅守非洲一地, 宣稱徹底抗戰的部隊.
图片需登录后查看




[ 殘存的士兵們 ]
" 要苟延殘喘的逃到宇宙嗎! 想逃的就逃吧. 想留下的就與我們一同在此繼續奮戰到底吧! "
率領非洲方面菁英部隊的"藍色部隊", 隆美爾中校如此叫囂. 以像他們這樣的份子為首, 許多部隊下定決心留守非洲. 有將地下礦山作為秘密基地, 堅守於該處的部隊. 或如同藍色部隊般, 偽裝成當地住民等待反擊機會者等等.... 當然在其中, 運用所擁有的戰力, 進行必死決戰的部隊, 也所在多有. 但進迫而來的聯邦軍是壓倒性的多數. 無論是湊齊再優秀的MS與駕駛員, 也無法阻止20倍以上的聯邦軍戰力. 更甚著, 缺乏正規航空兵力的結果, 成為來自空中的對地攻擊絕佳的餌食. 就這樣, 至12月中旬, 戰役的大勢已告底定. 大多數的基地已遭剷除, 吉翁非洲方面軍的歷史在此宣告終結. 如是數個月前的游擊戰型態也罷, 但戰爭已然轉向消耗戰. 只擁有貧弱裝備的部隊, 無論如何也無法取得勝機了. 之後所留下的是, 戰爭破壞的傷痕 , 而此在戰後歷經近10年歲月, 仍舊使聯邦軍感到棘手的 , 便是地下組織化的吉翁殘存部隊.....



[ 此贴被weige909在2009-09-01 19:40重新编辑 ]

43

主题

98

存在感

32

活跃日
喵~离线 哎你介人恁么不讲理呢
 5 

SOS团二星级★★

13楼
发表于 2009/09/01 | 编辑
一年戰爭全史之所羅門攻防戰


【艦隊,開赴宇宙?】
12月2日9時,迪恩姆提督所指揮之第二聯合艦隊,由聯邦軍總部賈布羅出發。其總數,亦達到麥哲倫級戰艦20艘以上,薩拉米斯級巡洋艦60艘以上。此般數目規模的宇宙艦艇同時發射昇空的事例,乃前所未有的。其聲響之巨大,也傳抵遠在距離400公里以外的貝連市,所噴出的煙霧,遮蔽了滿天的星空。也有歷史學家認為,早在所羅門攻略主力的此一迪恩姆艦隊來到宇宙的時點,戰爭的趨向便已經決定了。無論如何,平安脫離大氣圈的迪恩姆艦隊,進入直抵月神二號的軌道。其行動目的只有一個。此便是為了向吉翁本國進攻,遂行「星一號作戰計劃」。
图片需登录后查看

                  UC 0079, DECEMBER
ASCENT OF SPACE ARMADA :
龐大的聯邦艦隊發射昇空,所噴出的巨大圓柱型白煙,非常壯觀。




【星一號作戰 】
聯邦方面欲一舉打破呈現拉鋸的戰局,攻陷敵方的宇宙要塞所羅門,掌握宇宙的行動自由。之後,便投入所擁有的全數宇宙艦隊,攻向第三區。如果以字面敘述,只不過是如此。然而,聯邦軍為了這看似單純的事,耗了半年以上的時間,將所剩兵力的全部,加以調遣重組。原先擁有最大規模宇宙艦隊的所羅門基地,因繁重的掃蕩戰鬥等而疲憊已極,且新造戰艦等資源,又被優先配置於防守本國的亞巴奧阿.巴瓦.空,或吉西莉亞的月球方面。凡此種種,皆因為獨力負責所羅門方面的德斯爾,其政治手腕不足的緣故。即是如此,也未有艦隊增援,唯一運抵的一架試作MA,但如此也仍有些無法放心。12月20日凌晨,擔負前鋒重任的瓦肯上校,其所指揮之第3艦隊,率先由月神二號出港。接著第5、第9艦隊出港,22日2時,主力艦隊之第2聯合艦隊,與伴隨的第2、第11、第13艦隊,終於離開月神二號。「星一號作戰計劃」第一階段,所羅門攻略戰展開了。




【所羅門的狀況】
「父親大人難道要將所羅門拱手讓人嗎!」
此時的德斯爾,對其副官拉哥克如此抱怨。
图片需登录后查看

【作戰開始】
24日18時,正紛紛接近崩壞的第四區殖民地殘骸之先鋒第3艦隊,終於開始行動了。在艦隊運動成單一橫隊編隊後,由巴布里克型突擊艇群進行穿插攻擊。

「耶誕快樂!薩比家族!第3艦隊已準備好了耶誕禮物要給你們啦!」
漸次突入的巴布里克型突擊艇,將形成光束砲擾亂幕的特殊飛彈,施放至所羅門的週邊領域。光束砲擾亂幕。以濃密的磁性金屬粉製成,對光束砲產生擴散的阻礙效果。在果敢的巴布里克艇群活躍下,在防空砲台最多的區域,成功地形成光束砲擾亂幕。
「敵人的數目少。切換為飛彈攻擊!」
德斯爾下命,防備著敵方MS部隊的進攻。如果真無法使用光束砲,則用我方的MS解決來犯敵軍。他如此設想。此判斷命中了。
18時35分,第3艦隊司令瓦肯對旗下各艦傳達指令。接著,MS部隊迅速出發。德斯爾見到敵方兵力總數,「贏了!」他確信。然而,這些投入的MS部隊,只不過是佯動部隊而已。






【15分鐘的生死決鬥】
「各位同袍,只要撐住15分鐘就好。這期間,主力艦隊將使用對要塞兵器!」
確信瓦肯上校的談話,各MS的駕駛員、各艦艇的船員抱著必死決心奮戰。
「還不行!在飛彈打完以前,還不能被打沉!」
麥哲倫級戰艦艦長這樣的台詞,鮮明地刻劃了此刻血戰的壯烈程度。此役之中,隸屬太空母艦白色基地部隊的阿寶.尼爾阿姆羅.列少尉,擊沉了三艘姆塞級巡洋艦,與一艘契貝級重巡洋艦。而在 18時50分,所羅門方面發現潛伏於第一區暗礁空域之聯邦軍第2聯合艦隊(迪恩姆艦隊)蹤影。德斯爾迅速調遣以戰艦「格瓦藍號」為核心的游擊艦隊應對。然而,雙方兵力差距是壓倒性的。但副官拉哥克提到請求援軍的建議,德斯爾則一笑以置之。
「就為這點事,國內將會有人笑話的。」他答道。

吉翁軍的結構性缺陷,如今以最惡劣的樣態顯現出來。害怕受其他手足的輕視與嘲笑,德斯爾為了自身尊嚴,將所羅門全體官兵拖入敗戰的結局。此刻,如德斯爾坦率地向月球的吉西莉亞要求援軍的話,所羅門說不定得以在千鈞一髮之時獲救。此刻,聯邦軍主力艦隊正加緊部署展開要塞攻略用的秘密武器,Solar System....。





【Solar System 】
於第一區暗礁空域展開之「太陽能集光系統」(Solar System),是由數百萬個鏡面所構成,單純的凹面反射透鏡構造。但此一單純的透鏡,卻隱藏了熔解所羅門堅強岩盤的力量。所羅門要塞第6號門受到40秒鐘的照射,突然被打穿一個大洞。

「怎麼回事!?這也是雷射嗎!?」
這果真是料想不到的攻擊。包含所羅門殘存的吉翁艦艇在內,皆受到了重大損害。在此階段,戰鬥的主導權,已完全交到聯邦的手上。輕而易舉地擊潰迎擊之「格瓦蘭號」部隊,主力艦隊朝所羅門迅速挺進。MS部隊急速出擊,憑藉大部隊優勢,轉而進行所羅門的佔領作戰。




【魔霸.薩姆出擊 】
所羅門方面的劣勢,已經是任誰也無法否認了。德斯爾重新整編殘餘的艦隊與MS部隊。移轉為陣地防衛作戰。然而,即使以遠遠遜於敵方的戰力進行防衛戰,也只不過是等待著被殲滅而已。

「剩下的敵人兵力,絕對是不多了!」
德斯爾一邊如此鼓勵其部下,同時親自搭乘大型MA「魔霸.薩姆」上陣。在此一時點的德斯爾,或許也已覺悟到敗北的命運。過了20時,聯邦軍的MS部隊從「太陽能集光系統」所開的大洞,漸次潛入所羅門的內部。此外,在此同時,月球的吉西莉亞接到所羅門戰局惡化的消息,派遣馬.克貝所率領的艦隊前去支援。然而,此決定已有些過於遲延了。
「因敵人新武器與MS的關係,艦隊有四分之三遭破壞,或無法行動!」
德斯爾聆聽副官拉哥克的報告,對殘存艦隊下達突圍指令,並駕駛「魔霸.薩姆」進入戰鬥空域。另一方面,迪恩姆提督,決定再次使用「太陽能集光系統」。一舉清除殘餘敵艦,使勝利的結果更為篤定。「戰力被打得過於零碎了。雖然遺憾,要放棄所羅門了!」德斯爾見到其艦隊的崩解,他下達最後的命令。


【所羅門淪陷 】
搭載光束砲防盾與擴散光束砲的「魔霸.薩姆」,其威力確實是壓倒性的。無視於戰艦或巡洋艦的火砲,突穿而來的大型MA,造成相當大的威脅。然而,僅僅以一架MA,也是無法扭轉戰局的。
21時15分,在擊沉5艘戰艦與8艘巡洋艦之後(被擊沉戰艦之中,也包括迪恩姆提督所搭乘的旗艦「泰坦號」),「魔霸.薩姆」受到RX-78型MS的特攻,遭到摧毀。


且德斯爾.薩比據說也與乘機「魔霸.薩姆」共其命運。22時30分以後,聯邦軍展開殘敵的掃蕩工作。但是大部分尚能戰鬥的艦艇,於「魔霸.薩姆」的戰鬥時,已完成朝亞巴奧阿.巴瓦.空方面的脫逃。



【脫出艦隊 】
在脫離所羅門的艦艇之中,亦有特洛斯級大型母艦2號艦「特洛瓦號」的艦影。雖是儀裝不完全的未完工艦,在被稱為「所羅門的惡夢」的王牌飛行員,亞那貝爾.卡多賈圖上尉與其中隊的護衛下,也艱苦地抵擋了敵方MS部隊的追擊。

「不成熟的聯邦MS,敢來的話就試試看好了。在阿.巴瓦.空,我一定會將你們粉碎的?」
一邊由「多羅瓦號」的舷窗,望向逐漸遠離的所羅門,卡多悔恨地喃喃自語說道。



[ 此贴被weige909在2009-09-01 19:50重新编辑 ]

43

主题

98

存在感

32

活跃日
喵~离线 哎你介人恁么不讲理呢
 5 

SOS团二星级★★

14楼
发表于 2009/09/01 | 编辑
一年戰爭全史之口袋中的戰爭

U.C.0079 12.21.~U.C.0079 12.29.
图片需登录后查看



【RX-78 NT1】
就這樣,令吉翁自豪的宇宙要塞所羅門被攻陷了。隨後聯邦補給部隊等抵達所羅門,開始發揮其作為進攻吉翁本國的前線基地機能。在此前後,於既已中立化的第六區,一項秘密的作戰任務也正逐步進行。此作戰為NT專用MS——RX-78NT1的奪取計劃。
RX-78NT1原本是以RX-78 四號機而開發的產物,其*了 360°全天周銀幕駕駛艙,與磁化塗裝(magnet coating)等最先進的技術,可謂作為「更強力之剛彈高達」,應運而生的機體。然而,雖然非正式的事實,此機為提供予被稱NT飛行員的阿姆羅.雷.尼爾少尉運用,而調整其控制系統。其也被冠上嶄新的「NT1」 形式的識別番號



【襲擊北極基地 】
察知NT1 開發計劃的吉翁軍方面,考量如何此擄獲,或者破壞此新型 MS。在NT研究領域略為領先的吉翁,相當了解「NT專用兵器」的可怕性。如此,12月14日,當局投入精銳齊備的特殊部隊——獨眼巨人部隊,決意遂行聯邦軍北極MS開發基地之襲擊任務。被投入此作戰的兵力為MS四架,一支機動小隊的數量。首先,兩架高性能葛克高戰蟹 (MSM-03C) ,為了陽動而突襲基地。接著凈餘的兩架MSM-03C與MSM-07E ,由地下水道秘密潛入,企圖奪取未組裝狀態的NT1。 然而,於MS開發基地的守備兵力遠在預想之上。且聯邦軍也令NT1 運輸用的穿梭艙待命著。自14日 9時發起的奇襲作戰以失敗收場,零組件狀態的NT1 ,在僅距一步之遙的狀況下,被運往了宇宙。

覺悟到作戰失敗的「獨眼巨人部隊」隊長史汀納上尉,立即下達撤收命令。並與母艦「U控級」潛水艦會合。由巴里賽姆利亞基地搭乘HVL ,返回月球格拉那達格林納達基地。一般來說,此作戰應當就這樣被中斷了,但是.....



【紅寶石計劃 】
然而,此次作戰失敗,卻成為通往下一作戰的發端。也在偶然機會下,發覺NT1 被運入了第6區的事實。當局對返回月球格拉那達的「獨眼巨人部隊」,再度下達了出動命令。

「為了打破不利的戰況,無論付出多少犧牲,也得要獲得那傢伙,或徹底破壞它。」
此言雖是出自於「獨眼巨人部隊」上級的吉林中校之口,但僅奪取一架MS,並無法改變吉翁的敗局。此發展可說是吉林中校執意為了想立下功績,而強加於「獨眼巨人部隊」身上的無理指令。
但軍人是不能違反上級指示的。12月18日,「獨眼巨人部隊」喬裝為平民。潛入第6區內部,策劃強行奪取最終測試階段的NT1。

「紅寶石作戰計劃」發動了.



【鬥士"坎普法" 】
為了實行此作戰,「獨眼巨人部隊」獲得一架新銳MS:MS-18E "Kampfer" 。(德語"鬥士"的意思),其隱藏了比MS-14 更為優越的性能,為格鬥戰專用MS。積極進行準備工作的「獨眼巨人部隊」,於20日晚間展開作戰。自史汀納隊長以下,喬裝成三名聯邦軍士兵;剩下一名隊員,則駕駛MS-18E攻入基地,如此構成兩方面的作戰行動。


【口袋中的戰爭】
但是,不管再怎樣優秀的部隊,在人數上則過於薄弱了。20日晚間八點前後,包括史汀納隊長在內,潛入基地的三名隊員中,兩名陣亡。此外,MS-18E也被起動仍未完全的NT1 給輕易地擊破。「獨眼巨人部隊」瓦解了.

吉林中校一意孤行地決意攻擊第6區。並派遣搭載核飛彈的艦隊前往目標區域。雖然吉林中校的命令可說是近乎瘋狂的舉動,但在千鈞一髮之際,此部隊被攻陷所羅門之後,負責掃蕩殘敵的聯邦艦隊發現, 25日11時將其擊沉。
(註:另一說法是在聯邦發現並給予重創後,此支艦隊降服了。)

而在同日正午,僅剩一名的「獨眼巨人部隊」殘兵,以被遭放棄的MS-06 攻擊NT1 。經過約30分鐘的戰鬥之後,此架MS-06 遭到摧毀。

此外,被告知此次小規模戰鬥始末之後,雷比爾將軍(此時,其正在所羅門進行攻略吉翁的準備工作)望了報告書一眼,不為所動的說道,

「這終究不過是場口袋中的戰爭吧。那裡還有更大的戰場在等著我們呢。」
而此後,NT1 也趕不上阿.巴瓦.空亞巴奧的關鍵戰役,還未提供給當初所預定的阿姆羅.雷少尉駕駛,便已告終戰了。
最後要提到的,由於機體開發計劃的緣故,此作戰在長時間被當成極機密處理,而未曾公開此事,戰後經過20年的歲月之後,終於才得以解密公開。



[ 此贴被weige909在2009-09-01 22:02重新编辑 ]

43

主题

98

存在感

32

活跃日
喵~离线 哎你介人恁么不讲理呢
 5 

SOS团二星级★★

15楼
发表于 2009/09/01 | 编辑
一年戰爭全史之阿.巴瓦.空要塞攻防戰
U.C.0079 12.30.~12.31.


【最終防衛線】
如今,所羅門要塞已發揮其聯邦軍前線基地的功能。參與所羅門一役的各艦隊進港待命。接著,存活下來的雷比爾艦隊(即第一聯合艦隊)也於12月26日抵達所羅門,「星一號作戰」逐漸進入最後階段。

然而,接獲所羅門淪陷的軍情,薩比家統治階層卻顯得特別冷靜。

「德茲爾也算是盡了他本分了。」連迪金公王等也如此說道。
實際上對於將軍們而言,所羅門的失守,在某些程度上,也是可料想的事態。因此無需對其送出必要以上的增援。
在吉翁軍總帥基連的考量中,打算在月球與阿.巴瓦.空 結成的最終防衛線,打擊進襲而來的聯邦艦隊。當然,此時吉翁的總艦艇數量,僅為聯邦軍的五分之一以下而已。正面以艦隊決戰迎擊敵人,是絕無勝算的。然而,只有基連對此一局面在暗自竊喜。他尚有個必勝的策略




【馬哈爾殖民地】
第三區第三號殖民地「馬哈爾市」。自12月22日起,吉翁當局對該市居民進行強制疏散。且其他殖民地的太陽能電池板,也被集合在馬哈爾殖民地,大量工作艦艇與工程用MS也正逐漸集結中。

「聯邦的艦隊,終於要逼近到月球的樣子了!」
在被疏散的市民間,流傳著這樣的謠言。確實,此舉即是為了決戰所做的準備工作。
太陽能射線系統 (Solar Ray System)

此乃將殖民地自身當作一門雷射炮的終極兵器。在基連的策劃下,將運用此兵器殲滅大半的聯邦艦隊。而殘餘的敵軍,則將以月面格拉那達與阿.巴瓦.空的戰力予以掃蕩。

在毫不知悉吉翁準備了此種強大兵器的狀況下(就連聯邦情報體系,在當時也未能察知太陽能雷射炮的存在),聯邦艦隊也於29日依序由所羅門要塞出港。





【德金公王的動向】
基連親自坐鎮阿.巴瓦.空,著手進行最後決戰的準備工作。於吉翁本國的限電措施,由數日前便開始進行,市街壟罩在一片漆黑當中。再者,為了最終決戰的戰備工作,15歲以上的男子,皆被當作為國民兵或學生兵而總動員。

公王迪金判斷,事態已朝毀滅性的趨勢發展。身為公王,其打算獨自與聯邦軍締結停戰協定,率領自身唯一擁有指揮權的格瓦金級戰艦「德金大帝號」,與數艘姆塞級巡洋艦,自第三區出發。但,此舉終究逃不過基連.薩比的耳目。

「畢竟老了啊……父親大人。」其如此說道,且仍繼續其戰備工作。
12月30日,20時20分。「迪金大帝號」透過雷射通信,與雷比爾艦隊成功接觸。





【殖民*射炮發射】
基連認為,如就此放任父王迪金行事,將對祖國吉翁形成嚴重的傷害。而考慮以殖民*射,使其連同聯邦艦隊一起消滅殆盡。由當初所設定的三個發射軸線之中,選擇代號為「蓋爾.德爾巴」(老戰友註:這…我雖然知道這應該是德文,但還得請教高手才能得到原文與意義為何)的瞄準座標,殖民*射開始倒數讀秒。

當然除了極少部分人以外,皆對「迪金大帝號」位於此發射軸線上之事,毫不知情。預定發射時刻,21時零5分。軍事用途以外的第三區全部電力,開始被轉換為微波,輸送至位於「馬哈爾殖民地」的殖民*射炮本體。

「瞄準基線,"蓋爾.德爾巴" !」
增設的無數火箭引擎噴出火光,殖民*射炮緩慢地改變其方向。在其巨大砲口之前,則是聯邦軍主力艦隊,與「迪金大帝號」。
距預定時刻分秒未差,殖民*射發射了。口徑接近4公里的雷射炮光束,在三秒間劃破漆黑的宇宙空間。此光束,從地球表面的赤道附近,也可觀測得到。因此一攻擊,迪金公王乘坐之「迪金大帝號」,以及雷比爾將軍所搭乘的旗艦「費貝號」遭到消滅的命運。但是,基連明知擊沉「迪金大帝號」的弒父行為將造成不利的後果,但還是犯了此一失策…




【殘存艦隊的集結】
受到殖民*射炮的攻擊,主力第一聯合艦隊的大半戰力已告喪失。約略估計,正在進攻阿.巴瓦.空的聯邦艦艇,折損了三分之一。但不可否認地,如果基連採取更有效率的發射軸線,將可摧毀聯邦艦隊的過半數以上。此種僅摧毀達到 30% 敵軍的結果,乃是基連堅決拘泥於擊沉「迪金大帝號」的緣故。

另一方面,聯邦軍高層並未動搖其強行進攻阿.巴瓦.空要塞的態勢。當局判斷,此際如暫停攻勢,給予吉翁充裕的喘息時間,並非上策。事實上,此決心是正確的。假定進攻行動就此延期一週的話,或許將給予吉翁再度發射殖民*射炮的機會吧。但對於當時處於前線的將士們而言,此也可說是有勇無謀的命令決定。因為再怎麼說,我方艦隊主幹已告喪失,指揮體系也已柔腸寸斷了…

12月31日5時50分。聯邦艦隊連忙重新編組殘存的艦隊戰力。而過去被視為障礙者的白色基地,也與麥哲倫級戰艦「魯札爾號」一同形成殘存艦隊的核心主力。




【戰意升高的吉翁軍】
「如今,地球聯邦軍的過半數,受我軍殖民*射炮的攻擊而消失於宇宙了。此殖民*射的光芒,正是我吉翁正義的表證!」
總司令官基連親自發表鼓舞士氣的宣言。
「吉翁萬歲!(Sieg Zeon!)」的呼聲,搖憾了阿.巴瓦.空要塞。集結於此空域的戰力,達到戰艦四艘以上、重巡洋艦 30 艘以上,以及輕巡洋艦 80 艘以上.此數目,接近尚能運作之全吉翁艦艇的 70% 。此外,MS 也大量集結於此。MS-06 各型 1500 架以上、MS-09R 型 1200 架以上,以及新機種的 MS-14,也湊集到 200 架以上。此如將舊式機型、試作機型等合併計算,其總數大抵達到接近 3000 架的規模。
至於在士兵自身部分,學生兵與動員的國民兵佔了相當多數,素質雖較低,但任誰都很清楚,此阿.巴瓦.空要塞如被攻下,吉翁本土將成為戰場,欲阻止此一悲劇發生的共同意志,也使吉翁守軍的士氣獲得提振。


图片需登录后查看

            阿.巴瓦.空要塞攻防戰蓋念圖
由於資料限制,本圖的平面表現方式,並不能顯示實際 3D 的宇宙空間中,殖民*射的射擊路徑。而基連當初所設定的路徑,大抵是針對聯邦軍對要塞與格拉那達的可能進攻方向,而有月表面上空與月軌道等選擇。




【第一波攻勢】
8時10分,聯邦方面在首波攻擊中,調遣了巴布里克型攻擊艇、宇宙戰鬥機與掃雷艇出擊。與所羅門攻略時同樣地,此為形成光束炮擾亂幕的作戰任務。守軍總司令基連,冷靜地應對此一攻勢。其保留 MS 部隊,開始以防空飛彈應戰。

「要拿下此地,這兵力還是太少了啊…」基連暗自高興。
由所羅門一役學習到的戰訓,阿.巴瓦.空要塞上增設了相當數量的飛彈砲台。為此之故,正在形成光束擾亂幕的巴布里克型突擊艇,逐一遭到擊毀了。
「各艦聽令,MS部隊迅速出擊!將安置於阿.巴瓦.空要塞上的砲台一舉掃除!」
8時40分,不再等待的的聯邦艦隊,釋出其 MS 部隊。各艦艇也各自殺入阿.巴瓦.空的戰局之中。雖然這明顯地是過於無謀的行動,但裝載太陽能集光系統(solar system)的運輸艦艇,早已於稍早的殖民*射炮攻擊中喪失。對聯邦方面而言,也別無其他對策可用了。
「一人也行。只要還剩下一兵一卒,就是我軍的勝利。」
就這樣,在阿.巴瓦.空要塞周邊空域,前所未有的慘烈 MS 廝殺,以及在極近距離內交火的艦隊決戰展開了。對於以數量優勢壓倒的聯邦軍,吉翁方面以多羅斯級宇宙空母為核心的機動艦隊應戰。在其中,特別是位於 N 防區 (N-field) 的「多羅斯號」,與 S 防區 (S-field) 的「多羅瓦號」,堅強地抵禦敵人的猛攻。




【MS部隊攻入】
9點40分,戰局發生變化。由於稍晚加入攻擊陣容的聯邦第3艦隊的奮戰,「多羅瓦號」被擊沉了。受此之故,S 防區的防禦力因而大幅減弱。

「S 防區瓦解了!全軍,就這樣一口氣殺入阿.巴瓦.空要塞!」
搭乘於第六艦隊旗艦「希佩利昂號」上的貝達中將,飛快地下達命令。MS 部隊一邊以遭摧毀的多羅瓦號殘骸為掩蔽,攻入阿.巴瓦.空要塞。
「從外面破壞碉堡是不能解決問題的啊!」
MS 飛行員們艱苦奮戰,到達阿.巴瓦.空要塞內部。要塞的光束炮與飛彈砲台,一個個遭到破壞了。與此同時,坐鎮於要塞司令部的基連總帥遭到刺殺。(由戰後的調查得知,察明此乃出自於吉西莉亞.薩比的行為。)
從10時至11時的一小時之間,戰鬥呈現著混戰的狀態。吉翁方面為填補在 S 防區被打開的防衛漏洞,將 N 防區的 MS 部隊調撥應對。但為此之故,也招致阿.巴瓦.空要塞自身整體戰力削弱的局面。再者,由於聯邦軍 MS 部隊的奮戰,對空砲台多數皆已告沉默。遭損害而不能航行的聯邦艦艇,就這樣著陸於要塞本體,挑起肉博死鬥。

「這兒是敵軍陣營的最中心了!打中的只會是敵人,沒有我軍!將所有的飛彈與光束炮全部打出去!全部打完的話,就脫離艦艇戰鬥!」
著陸後,身處戰艦「希佩利昂號」的貝達中將下達此一指示,自己親身扛起反 MS 無後座力炮出艦應戰。從古迄今的戰爭中,一名將軍揹起無後座力炮,踏入敵陣炮火中的事例,可謂前所未有。
附帶一提的是,貝達中將平安地從此役生還。嗣候成為月神二號方面的總司令官,其於格里布斯戰爭之際陣亡。
(註:「格里普斯戰爭」就是跨越Z跟ZZ之間的戰爭…)




【慘烈的混戰局面】
雖然前面舉出貝達中將的實例為代表,但其他將士們,卻也是如同此般地果敢奮戰著。其中,也有讓自艦的反應爐失控引爆,為後續艦艇打開一條血路的薩拉米斯級巡洋艦「費城號」此般壯烈的事蹟。

「你們想用敗戰來迎接新年到來嗎!不管怎樣,反正就是要醉倒在勝利的美酒中的啦!」
此為隸屬於第 22 MS 機動大隊,米亞.薩米耶克少校所言。雙方已經毫無戰術可言,有的僅是慘烈的生死決戰而已。較之所羅門會戰,這正是諸多戰史家將此阿.巴瓦.空攻防戰,視為一年戰爭最大戰役的理由所在。即便是此役所投入的兵力總數,比起所羅門會戰要少,也不會轉變此一認知。





【戰事的趨勢 】
到了正午過後的時刻,戰局的發展趨勢已註定了。許多阿.巴瓦.空要塞守軍士兵逐漸喪失戰意,其中逃離戰場的艦艇也不在少數。在當時脫離戰線的艦艇之中,也有被誇喻為勇猛善戰,三年後發起反聯邦事件的迪拉茲達拉斯少將,以及其麾下所屬艦艇。此外,尚有部隊與艦艇輾轉前往吉翁正在秘密興建中的宇宙要塞(位於火星與木星間的行星軌道上),阿克西斯亞古捷斯。

經歷此般事由,12時15分,位於阿.巴瓦.空中央部的飛彈工廠發生火災。此一飛彈工廠的正下方,有如網目般密佈著供給電力主幹之配電管路,此事態成為轉機,阿.巴瓦.空要塞之全部機能因而停止運作。吉翁的宇宙要塞,阿.巴瓦.空淪陷了。

而薩比家所剩的最後一人,吉西莉亞.薩比,也與其脫離用的桑吉巴爾機動巡洋艦,一同被火海所吞噬。
(老戰友譯註:這裡又是一個與動畫不同的地方,動畫中的吉西莉亞的確是搭乘桑吉巴爾脫離,但是被夏亞馬沙給轟掉的…)



【決戰後的吉翁本國 】
當天(12月31日)下午,聯邦艦隊持續進行搜救生還者,與掃蕩殘兵的工作。

另一方面的吉翁本國,領導者的薩比家族死亡殆盡,而呈現極度混亂的狀況。然而,吉翁在月球的格拉那達與本土,仍殘留相當的戰力。如運用此一兵力,對於經歷兩次宇宙要塞攻略作戰,疲憊至極的聯邦艦隊,或許也能給予其重大的打擊。但,這對吉翁而言,也意味著徹底毀滅。即便假定殲滅了在宇宙的聯邦艦隊,地球聯邦的總體實力是無窮盡的,其迅速再次編組艦隊後,這次則真的應該會打到吉翁本土來了--因作為吉翁艦隊基地的兩座宇宙要塞,如今皆已落入聯邦本土。

因此,殘存的吉翁公國議會,隨後改組形成共和國*的體制,(此時,傾向薩比家的人多數已遭到暗殺或者拘捕。),透過第六區,向聯邦*提出締結停戰協定的請求。

對聯邦*而言,進一步的戰鬥,也只是白白地消耗國力而已,陷於經濟崩潰的結果,是十分清楚的。

「吉翁那邊怎麼說都不要緊。吉翁.戴肯、薩比家族現在都不存在了。想要自治權的話就給它好了。之後的事就再說了。」
聯邦*高層官員們,除了考慮到保護自身以外,別無其他。其認為,此不但對吉翁做了一個重大的賒貸,且可使其從屬於我方。就這樣,在殘餘的聯邦艦隊中,集合未受損傷的艦艇,編組成伴隨高官們所乘聯絡艇之護航艦隊。停戰協定簽署的地點,在月面的格拉那達。




時為宇宙世紀0080年,1月1日15時。

  一年戰爭全史全篇完



[ 此贴被weige909在2009-09-01 20:08重新编辑 ]

43

主题

98

存在感

32

活跃日
喵~离线 哎你介人恁么不讲理呢
 5 

SOS团二星级★★

16楼
发表于 2009/09/01 | 编辑
宇 宙 世 紀 年 表
图片需登录后查看


0001
人類開始移民至太空殖民地。順應潮流,西元被廢止,而改為宇宙世紀(Universal Century)記年體。




0020
此時,地球聯邦*成立。



0040
全人類人口超過一百億,其中 40% 居住於宇宙。此同時,地球「聖域化」論被推廣。



0045
宇宙中,Side 國家論開始抬頭。吉翁.祖.戴肯 將地球聖域論及 Side 國家論融合,提倡獨立運動。



0052
於 Side 3,吉翁.祖.戴肯獨立運動實施。



0062
距離地球最遠之太空殖民地 宣布獨立。並自稱為吉翁共和國,和聯邦*對立。 首任首相為吉翁.祖.戴肯。



0068
吉翁.祖.戴肯被其政敵薩比家族所暗殺。為了復仇,戴肯系也暗殺了薩比家之次男薩羅。兩者之抗爭激烈化。



0069
薩比家系將戴肯系放逐。於 Side 3 製造薩比家獨裁政權。於是,共和制被廢止,轉為君主制, 迪金.索德.薩比自命為王,將國名改為吉翁公國。



0076
Side 6 革命,並告中立。



0078
自護 吉翁向地球聯邦*宣戰。 一年戰爭開始。自護軍在敵對 殖民衛星 可羅尼注入核彈及毒氣, 對地球則施行「殖民衛星墜落作戰」,使人類半數致死,而取得了制宇權(一週戰爭)。 之後,聯邦軍將殘存之兵力集結於 Side 5,和自護對決但敗北。 馬沙 夏亞.阿茲納布爾 (實際為吉翁.祖.戴肯之子- 凱斯巴爾.雷姆.戴肯)由於在魯烏姆戰役戰績輝煌,被稱為「赤色彗星」。 但是,國力較弱之吉翁軍,無法一口氣獲得勝利,戰況陷入膠著狀態。 最終,兩者之間締結禁止使用N.B.C.武器之南極條約。



0079
聯邦軍由於「敖德薩作戰」, 奪回地球上之要衝。並發佈星一號作戰,開始向 Side 3 反攻。 自護 吉翁軍雖使用太陽射線武器, 仍失去宇宙要塞阿巴瓦.空。其中因內鬥,薩比家重要人物全部死亡, 吉翁公國首相達爾西亞.巴哈羅再度恢復共和制。



0080
-月一日締結終戰協定。自護 吉翁軍方解散,吉翁共和國 成為聯邦的傀儡政權受其支配。夏亞及馬哈拉賈.卡恩所 率領之自護餘黨逃至小行星帶的阿克西斯。



0081
聯邦軍內部假借掃除吉翁殘黨之名而成立了壓制宇宙殖民者的恐怖組織迪坦斯。



0082
聯邦*對宇宙殖民者暗地加以編號化。



0083
此時,宇宙殖民者組成反地球聯邦組織 A.E.U.G.(幽谷)發跡。



0084
迪坦斯對反地球聯邦氣焰最高之 Side 1 三十號番地注入毒瓦斯。(30號殖民番地事件)。



0087
幽谷和迪坦斯開始交戰( 阿克西斯戰役)。 亞古捷斯 阿克西斯 進入地球圈,並參加此戰事。夏亞以奧干領導者身份於聯邦會議中演說。



0088
夏亞失蹤。以爭奪太陽射線武器為戰端,迪坦斯被滅,幽谷失去大部分戰力,阿克西斯 軍掌握地球圈,並號稱新.吉翁。



0089
由新.吉翁主導再度執行殖民衛星墜落作戰。 但其政權也在數月後瓦解。地球圈再歸地球聯邦軍統轄。



0092
失蹤的夏亞率領新生新.吉翁, 向聯邦*宣戰,執行地球寒冷化作戰。



0093
由夏亞之手,將小行星「月神五號」 墮落於西藏拉薩,並試圖讓阿克西斯亦墮落,但終歸失敗,地球在被破壞之前得救。



[ 此贴被weige909在2009-09-01 22:04重新编辑 ]

43

主题

98

存在感

32

活跃日
喵~离线 哎你介人恁么不讲理呢
 5 

SOS团二星级★★

17楼
发表于 2009/09/01 | 编辑
【机体简介】


联邦军

ガンダム
图片需登录后查看

本机就是在因缘际会之下由阿姆罗驾驶而在GUNDAM历史上留下赫赫之名的初代高达,一提到“高达”这个词,大家首先联想起的想必也是它。本机是V计划里RX-78系列的二号机,也是GUNDAM史上第一次MS战的参与者,并在一年战争中后期创造了奇迹般的战果,被吉恩军驾驶员称为“白色恶魔”;然而本机得以称为“最强”的最大原因,却是驾驶员阿姆罗·雷的NT能力在战场上的充分运用。本机在阿·巴瓦·库会战中与夏亚所驾驶的MSN-02 吉恩号交战时双双被毁。
机体番号: RX-78-2
机体代号(日文): ガンダム 英文: GUNDAM 中文: 高达
出现作品: 机动战士高达(0079)
机体类型: 泛用多目的试作型MS
制造商: 地球联邦军
所属: 联邦
初次配备: U.C.0079
技术参数
内部环境: 只容纳驾驶员的标准核心调节器系统
尺寸: 头顶高:18.0米
全高:18.5米
重量: 本体重量:43.4吨
全备重量:60.0吨
装甲材料及结构: 月神钛合金(Lunar Titanium)
发电机出力: 1380KW
推进力: 24000KG×2+3750KG×2=55500KG
加速度: 0.93G
地上速度:165千米/时
装备及设计特征: 传感器探测有效半径:5700米
180°姿势变换所需时间:1.5秒(使用磁气覆膜技术后需1.1秒)
固定武装: 光束*×2,额定输出功率0.38MW;头部60mm火神炮×2
选用武装:
选用手部武器: 专用光束*;超级火箭筒;GUNDAM Hammer;Hyper Hammer;Super-Napalm;专用盾牌





ガンキャノン
图片需登录后查看

本机是RX计划中与RX-78等机体一起开发的中距离支援炮击用试作MS,与RX-78-2 高达、RX-75 钢坦克同属使用核心操作舱的同期开发产品。由于装甲厚重,运动性能较RX-78差。在设计本机时,联邦军考虑到宇宙要塞的攻略战是不可避免的,因此需要支援炮击型MS在宇宙步兵以通常兵装MS进行突入时予以火力支援,这个运用思想使得设计本机时以能承受敌弹攻击的厚重装甲和能进行制压射击的大火力为优先考虑目标。阿·巴瓦·库会战中,在支援炮火的协助下,相当多的陆战部队成功突入了要塞内部,证明本机的设计是非常成功的。
机体番号: RX-77-2
机体代号(日文): ガンキャノン 英文: Guncannon 中文: 钢加农
出现作品: 机动战士高达(0079)
机体类型: 炮击战用试作型MS
制造商: 地球联邦军
所属: 联邦
初次配备: U.C.0079
技术参数
内部环境: 只容纳驾驶员的标准核心调节器系统
尺寸: 头顶高:17.5米
全高:18.1米
重量: 本体重量:51.0吨
全备重量:70.0吨
装甲材料及结构: 月神钛合金(Lunar Titanium)
发电机出力: 1380KW
推进力: 2×22600KG+4×1650KG=51800KG
加速度: 0.74G
地上速度:78千米/时
装备及设计特征: 传感器探测有效半径:6000米
180°姿势变换所需时间:2.0秒
固定武装: 头部60mm火神炮×2;肩部240mm加农炮×2
选用武装: 肩部飞弹发射器×2
选用手部武器: 专用光束*





ガンタンク
图片需登录后查看

本机是RX计划中与RX-78等机体一起开发的长距离炮击支援用MS,本来制造了数架,但由于夏亚对SIDE7的奇袭,使得本机仅剩下一架,随后搬入强袭扬陆舰白色要塞,成为第十三独立部队的重要组成战力之一。两肩装备的120mm*式低后座力加农炮的射程和威力都不错,作为火力支援型机体,本机得到了很高的评价。
机体番号: RX-75
机体代号(日文): ガンタンク 英文: Guntank 中文: 钢坦克
出现作品: 机动战士高达(0079)
机体类型: 炮击战用试作型MS
制造商: 地球联邦军
所属: 联邦
初次配备: U.C.0079
技术参数
内部环境: 标准核心调节器系统
尺寸: 头顶高:15.0米
全高:15.6米
重量: 本体重量:56.0吨
全备重量:80.0吨
装甲材料及结构: 月神钛合金(Lunar Titanium)
发电机出力: 878KW
推进力: 88000KG
加速度: 1.10G
地上速度:70千米/时
装备及设计特征: 传感器探测有效半径:6000米
固定武装: 肩部120mm低后座力加农炮(*式)×2;腕部40mm4连装*发射器×2



ジム
图片需登录后查看

本机是利用RX计划所得到的技术而开发的联邦军最初的MS,“GM”是“GUNDAM Massproduction”的缩写,是RX-78 GUNDAM的简易生产机。一年战争后期开始大量生产本机,而为了能节省成本,删除了复杂的核心战斗机机制,装甲廉宜化(材料劣质化)。由于要赶及战事,粗劣的简化使性能和RX-78相差甚远,前期量产的42架机体故障频生,后期量产的288架情况略有好转。优点在于继承了RX-78的实战数据,就算是没经验的驾驶员也能有效地操控。配备低出力的光束*,光束剑等。

  由于性能的相对低下,吉姆的真正价值往往要在以小队为单位以上的集团战斗中才能发挥出来。一般以三机为一小队、以十二小队编成一中队单位的基本战斗队型。交战时,多以一中队与10-20小队的铁球混合编队协同作战,接近战由GM应付,而铁球则以中、长距离作炮击支援。虽然这两种兵器都不及敌方,但都以数量补足。

  大战后期,由本机型所衍生的更强化的改良型相继开发成功,成为联邦军的绝对主力。吉姆系列所发挥的“人”海战术屡屡成为联邦军胜利的保证。

  一年战争结束后,联邦军对本机进行了进一步的检讨,修正了大量设计上的毛病,作为次世代MS主力新型的衍生机体也持续开发着,使本机终于成为对后世量产MS影响深远的重要机种。
机体番号: RGM-79
机体代号(日文): ジム 英文: GM 中文: 吉姆
出现作品: 机动战士高达(0079)
机体类型: 泛用量产型MS
制造商: 地球联邦军
所属: 联邦
初次配备: U.C.0079
技术参数
内部环境: 标准式驾驶舱
尺寸: 头顶高:18.0米
全高:18.5米
重量: 本体重量:41.2吨
全备重量:58.8吨
装甲材料及结构: 钛合金(钛/陶瓷复合材料)
发电机出力: 1250KW
推进力: 24000KG×2+3750KG×2=55500KG
加速度: 0.94G
地上速度:102千米/时
装备及设计特征: 传感器探测有效半径:6000米
180°姿势变换所需时间:1.6秒
固定武装: 光束*×1,额定输出功率0.38MW;头部60mm火神炮×2
选用武装:
选用手部武器: 光束*;专用盾牌;90mm机关*



コア・ファイター
图片需登录后查看

型式番号:FF-X7
ガンダム等の試作モビルスーツの中核となる小型可変戦闘機。
コア・チェンジすることで、ガンダム等の操縦中核コア・ブロックとなる。主機能は脱出カプセルだが、軽戦闘機並の性能を持っていた。
垂直離着陸が可能で、Gファイターが配備されるまで、ホワイトベースの主戦力の一つとして数えられていた。



G・アーマー
图片需登录后查看

Gファイターの中にガンダムがボルト・インした形態。
ガンダムの行動範囲と防御力の不足を補えるが、戦場でボルト・インした際にシールドが1枚不足した部位が弱点と指摘され、二枚重ねシールドで運用されるようになった。
対MA戦や戦場にいち早く向かう際によく使用されていた。





ボール
图片需登录后查看

本机为MS、战舰的支援用机,是将宇宙作业用机“SP-W03”追加了装甲及武器改造而成的小型MA。机体上只装备了“RX-75”用120mm低后座力加农炮一部。单体作战能力极为低下,但是本机与RGM-79 吉姆协同作战时的效果反而相当不错,又因为制造成本相当低廉,所以联邦军将本机大量生产并配备。由于性能不佳且很难操纵,本机在驾驶员中口碑不佳,有“铁棺材”的“美誉”,谁如果抽中了铁球就趁早写遗书吧。
机体番号: RB-79
机体代号(日文): ボール 英文: Ball 中文: 铁球
出现作品: 机动战士高达(0079)
机体类型: 量产型机动舱(Moblie Pod)
制造商: 地球联邦军
所属: 联邦
初次配备: U.C.0079
技术参数
内部环境: 标准式驾驶舱
尺寸: 全高12.8米
重量: 本体重量:17.2吨
全备重量:25.0吨
装甲材料及结构:
发电机出力: 400KW
推进力: 24000KG
加速度: 0.96G
装备及设计特征: 传感器探测有效半径:4000米
固定武装: 头部120mm低后座力加农炮


[ 此贴被weige909在2009-09-05 18:17重新编辑 ]

43

主题

98

存在感

32

活跃日
喵~离线 哎你介人恁么不讲理呢
 5 

SOS团二星级★★

18楼
发表于 2009/09/01 | 编辑
吉翁军

旧ザク
图片需登录后查看

U.C.0074年2月,MS-05完成,并被正式命名为扎古(ザク)。MS-05在MS-04的基础上进行了改良,动力、制御关联的系统全部实现了内装;机体采用了新型的ZAS-MI8A引擎(05型后期采用了更新式的ZAS-MI8B型引擎)。MS-05的驾驶舱设置在机体的重心附近,由于开发出了高性能电脑,因此只需一名驾驶员便可完成全部的操作;出于密封的需要,驾驶舱内没有任何窗口,驾驶员只能依K电视屏幕来进行具体的操作。除了电视摄像系统,设计人员还在机体头部的“单眼”内设置了激光及红外线探测系统,机体其他部分也安装了12架辅助摄像机,保证了能向驾驶舱内提供全周天视野。本机具有在米诺夫斯基粒子散布区域K着有效视野作战的特征,这成为之后开发的所有机动战士的设计原点。泛用性高、具备量产性,机动战士的有效性都在这部机体上展现了出来。它的出现,为“巨炮大舰”的时代划上了终焉的句号。同年5月,MS-05的实战式样量产机完工,番号为MS-05A,名称为扎古Ⅰ。MS-05A属于初期先行试作量产型,因此总共只生产了27架,全部配备到了基茜莉亚·扎比上校直辖的教导机动大队(3机1小队,9机1中队,27机正好是1个大队的编制)。由于是将试作机予以量产化,为了降低成本,对机体的装备进行了简化,采用的武器也有所不同,以热能斧、105mm扎古机*和240mm扎古火箭炮为主。在鲁姆会战中因擒获了雷比尔而名扬天下的“黑色三连星”最初驾驶的机体即是本型机。
机体番号: MS-05
机体代号(日文): ザクⅠ 英文: ZakuⅠ 中文: 扎古Ⅰ
出现作品: 机动战士高达(0079)
机体类型: 泛用量产型机动战士
制造商: 吉恩尼克公司
所属: 吉恩
初次配备: U.C.0075
技术参数
内部环境: 未完成型标准式驾驶舱
尺寸: 头顶高:17.5米
重量: 本体重量:50.3吨
全备重量:65.0吨
装甲材料及结构: 超高张力钢(超硬钢合金)
发电机出力:
推进力:
加速度:
装备及设计特征:
固定武装:
选用武装:
选用手部武器: 105mm机*,弹鼓供弹,100发1弹鼓,备用弹鼓收纳于后方裙甲上;120mm机*,弹鼓供弹,100发1弹鼓,备用弹鼓收纳于后方裙甲上;280mm火箭筒,4发1弹舱,收纳于后腰装甲上;热能斧,收纳于侧面裙甲上


ザク
图片需登录后查看

U.C.0079年1月31日,吉恩与联邦签订了南极条约。条约明文禁止了核生化兵器的使用,因此去除了核装备、由C型改良而来的MS-06F 扎古Ⅱ就成为吉恩军的主力MS。狭义上所称的“扎古”,就是指MS-06F型。本型在一年战争时期总计生产了3000架以上,是吉恩军各型MS里量产数目最多的,对以后的MS开发也产生了非常深远的影响,夏亚、莱汀等王牌均是驾驶本型机而成名的。
机体番号: MS-06F
机体代号(日文): ザクⅡ 英文: Zaku Ⅱ 中文: 扎古Ⅱ
出现作品: 机动战士高达(0079)
机体类型: 泛用量产型MS
制造商: 吉恩尼克公司
所属: 吉恩
初次配备: U.C.0079
技术参数
内部环境: 标准式驾驶舱(部分机体后来升级到全周天屏幕/线形坐椅式坐舱系统)
尺寸: 头顶高:17.5米
全高:17.5米
重量: 本体重量:58.1吨
全备重量:73.3吨
装甲材料及结构: 超高张力钢(超硬钢合金)
发电机出力: 951KW
推进力: 2×20500KG+2×1000KG=43000KG
加速度: 0.59G
地上速度:88千米/时
装备及设计特征: 传感器探测有效半径:3200米
180°姿势变换所需时间:1.7秒
固定武装:
选用武装: 脚部3连装*荚舱×2
选用手部武器: 120mm机*,弹鼓供弹,100发1弹鼓,备用弹鼓收纳于后方裙甲上;280mm火箭筒,4发1弹舱,收纳于后腰装甲上;热能斧,收纳于侧面裙甲上;*炮



シャア専用ザク
图片需登录后查看

型式番号:MS-06S
中隊指揮官用ザクを赤とピンクのパーソナルカラーに塗り分けたシャアの専用機。
中隊長機の印として頭にブレードアンテナを有し、ザクの3倍のスピードで敵に迫ったことから「赤い彗星」として連邦将兵に恐れられた。



グフ
图片需登录后查看

将YMS-07B予以量产就得到了MS-07B。除了部分装甲的形状略有不同之外,MS-07B与YMS-07B并没有什么大的区别。MS-07B是正式进行大规模量产的机体,大战期间约生产了200架左右,基本都是在月面的格拉纳达基地及北美的加利福尼亚基地的原MS-06J的生产线上生产的;老虎系后来的机体也基本都是自B型衍生出来的。与MS-06F一样,MS-07B也有专为指挥官设计的典礼型机,基茜莉亚少将的心腹马·克伯所驾驶的即为其中之一。此类机体在性能上与量产机并没有什么区别,只是头部有*尖状的装饰(噱头而已,没有通信机能)以及机体全身的装甲上雕有花纹,看上去很有一番凝重感。
机体番号: MS-07B
机体代号(日文): グフ 英文: Gouf 中文: 老虎
出现作品: 机动战士高达(0079)
机体类型: 陆战用量产型MS
制造商: 吉恩尼克公司
所属: 吉恩
初次配备: U.C.0079
技术参数
内部环境: 标准型驾驶舱
尺寸: 全高:18.7米
头顶高:18.2米
重量: 本体重量:58.5吨
全备重量:75.4吨
装甲材料及结构: 超高张力钢(超硬钢合金)
发电机出力: 1034KW
推进力: 40700KG
加速度: 0.54G
地上速度:99千米/时
装备及设计特征:
固定武装: 指部5连装75mm机关炮
选用武装:
选用手部武器: 120mm机关炮;电热鞭;热能*;专用盾牌




ドム
图片需登录后查看

吉恩军高层对得到的YMS-09的测试数据相当满意,因此在测试结束之后的数周内,由设计人员对YMS-09的系统进行了微调整之后,就正式采用了MS-09的制式,开始进行先期量产。量产一号机于7月1日完成。从外观上看,量产型与试作型的主要区别在于:量产型彻底摆脱了扎古的影子,而从试作型中我们还能隐约看出扎古的风格;量产型的头部传导管藏于机体内部,而试作型的头部传导管是外露的;量产型位于背部和胫里部的推进器跟头部传导管一样采用了完全内藏式,而试作型采用的是便于散热的外露式,这样量产型的散热性虽不及试作型,但防御性及防尘性大大提高了;量产型的热能*是斜插在背部的,而试作型的热能*则采用了水平放置,机体右侧设置了火箭炮专用的插梢,左侧设置了PT-1型通信装置;量产型的胸部装备了接近战用的扩散光束炮,但由于此时吉恩军还未掌握能量CAP技术,扩散光束炮的威力相当低,只能起到牵制作用。MS-09型虽然在7月初就开始量产,但由于新机轴的气垫飞行器装置问题,耽误了驾驶员的机种转换训练,因此直到11月下旬完成了机种转换训练的驾驶员才配备到欧洲、亚洲及非洲各个战线上,使大魔没有完全发挥出应有的作用。MS-09的驾驶员中最有名的该是曾在鲁姆战役中擒获雷比尔将军的黑色三连星小队了,非常可惜的是,他们在与隶属于白色要塞的RX-78-2 高达交战时被全灭。
机体番号: MS-09
机体代号(日文): ドム 英文: Dom 中文: 大魔
出现作品: 机动战士高达(0079)
机体类型: 陆战用量产型MS
制造商: 兹玛德公司
所属: 吉恩
初次配备: U.C.0079
技术参数
内部环境: 标准式驾驶舱
尺寸: 头顶高:18.6米
全高:18.6米
重量: 本体重量:62.6吨
全备重量:81.8吨
装甲材料及结构: 超高张力钢(超硬钢合金)
发电机出力: 1269KW
推进力: 58200KG
加速度: 0.71G
地上速度:90千米/时;使用气垫装置时的最高速度:240千米/时
装备及设计特征: 传感器探测有效半径:5400米
固定武装: 胸部扩散光束炮
选用武装:
选用手部武器: 360mm火箭炮;热能*





ゴッグ
图片需登录后查看

由于MSM-03-1是在没有海的殖民地内开发的,在地球进行水中长时间、长距离航行测试时出现了双腕抗力增加等问题。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技术人员对MSM-03-1进行了改良,采用了新型的四肢收纳变形系统,机体的番号也正式采用了MSM-03,开始量产化。战蟹配备之后,地球的制海权就完全落入了吉恩军的手中。
机体番号: MSM-03
机体代号(日文): ゴッグ 英文: Gogg 中文: 战蟹
出现作品: 机动战士高达(0079)
机体类型: 水陆两用量产型MS
制造商: 兹玛德公司
所属: 吉恩
初次配备: U.C.0079
技术参数
内部环境: 标准式驾驶舱(部分机体后来升级到全周天屏幕/线形坐椅式坐舱系统)
尺寸: 头顶高:18.3米
全高:18.3米
重量: 本体重量:82.4吨
全备重量:159.4吨
装甲材料及结构: 超高张力钢(超硬钢合金)、钛合金(钛/陶瓷复合材料)
发电机出力: 1740KW
推进力: 2×38000KG+3×15000KG=121000KG
加速度: 0.76G
水中速度:75节
装备及设计特征: 传感器探测有效半径:5400米
固定武装: 腹部偏光型MEGA粒子炮×2;腕部格斗用爪×2;背部*发射管×2




ズゴック
图片需登录后查看

MSM-07 魔蟹是由MIP公司与MSM-03 战蟹同时期开发的水陆两用型MS,在得到实战数据后又对设计进行了变更(主要是对机体的陆地运动性能、格斗性能及火力进行了提高或充实),因此直到4月30日才正式完成,较战蟹整整迟了一个多月(MSM-03 战蟹是于3月27日完成的)。设计人员从装甲素材及机体构造两方面同时下手进行改良,使魔蟹在装甲厚度不如战蟹的情况下整体防御力反而有所提高.
机体番号: MSM-07
机体代号(日文): ズゴック 英文: Z′Gok 中文: 魔蟹
出现作品: 机动战士高达(0079)
机体类型: 水陆两用量产型MS
制造商: MIP公司
所属: 吉恩
初次配备: U.C.0079
技术参数
内部环境: 标准式驾驶舱(部分机体后来升级到全周天屏幕/线形坐椅式坐舱系统)
尺寸: 头顶高:18.4米
全高:18.4米
重量: 本体重量:65.1吨
全备重量:96.4吨
装甲材料及结构: 超高张力钢(超硬钢合金)、钛合金(钛/陶瓷复合材料)
发电机出力: 2468KW
推进力: 2×35000KG+1×13000KG=83000KG
加速度: 0.86G
水中速度:103节
装备及设计特征: 传感器探测有效半径:5200米
固定武装: 头部240mm*发射器×6;腕部格斗用爪×2;腕部内藏式MEGA粒子炮×2




シャア専用ズゴック
图片需登录后查看

ズゴックをピンクの濃淡で塗り分けたシャアの専用機。
ジャブローに「赤い彗星」の伝説を復活させた。
ガンダムと互角の戦いを繰り広げるが、最後は右腕を切り落とされ撤退。



アッガイ
图片需登录后查看

MSM-04 龟霸是在MSM-07 魔蟹之后开发简易型水陆两用MS,由于可以使用MS-06F型的部件,实战配备的时间反而比MSM-07要早。本机虽然整体性能不高,但由于其反应炉经过开放式水冷改造,因此放出热量极少;机体的表面还涂有电波、红外线吸收剂,因此隐蔽性很高,常用于侦察或隐秘作战。大战末期加布罗攻略战中就有本型机成功潜入加布罗。本型机一共生产了60架左右。
机体番号: MSM-04
机体代号(日文): アッガイ 英文: Acguy 中文: 龟霸
出现作品: 机动战士高达(0079)
机体类型: 水陆两用量产型MS
制造商: 吉恩尼克公司
所属: 吉恩
初次配备: U.C.0079
技术参数
内部环境: 标准式驾驶舱
尺寸: 头顶高:19.2米
全高:19.2米
重量: 本体重量:91.6吨
全备重量:129.0吨
装甲材料及结构: 超高张力钢(超硬钢合金)
发电机出力: 1870KW
推进力: 109000KG
加速度: 0.85G
水中速度:53节
装备及设计特征:
固定武装: 头部105mm火神炮×4;6连装*发射器;腕部格斗用爪×2
选用武装:
选用手部武器: 扩散MEGA粒子炮;机关炮




ゾック
图片需登录后查看

MSM-10 双面魔蟹是MSM-04 龟霸的衍生机,主要用于上陆时的中、长距离支援作战。因为设计时正处于从MS到MA的过渡期,因此本机具有非常独特的前后对称形状。双面魔蟹的设计人员主要来自于兹玛德公司,另外也有少数兹温尼公司的技术人员参加了设计工作。双面魔蟹使用了出力较普通反应炉高2~3倍的反应炉,使其能进行9门MEGA粒子炮同时连射;同时,由于步行装置极为简单,双面魔蟹在陆地上主要依K火箭引擎来移动,所有常有人评价上陆之后的双面魔蟹只能算是移动缓慢的炮台而已。由于是试作型机体,因此双面魔蟹只生产了3台,其中的2号机参加了加布罗攻略战并被RX-78-2击破,1号机与3号机下落不明。
机体番号: MSM-10
机体代号(日文): ゾック 英文: Zock 中文: 双面魔蟹
出现作品: 机动战士高达(0079)
机体类型: 水陆两用试作型重MS
制造商: 吉恩公国军
所属: 吉恩
初次配备: U.C.0079
技术参数
内部环境: 标准式驾驶舱
尺寸: 头顶高:23.9米
全高:23.9米
重量: 本体重量:167.6吨
全备重量:229.0吨
装甲材料及结构: 超高张力钢(超硬钢合金)、钛合金(钛/陶瓷复合材料)
发电机出力: 3849KW
推进力: 253000KG
加速度: 1.11G
水中速度:63节
装备及设计特征:
固定武装: 头部光子微波激射*;肩部偏光型MEGA粒子炮×8;腕部格斗用爪×2




リック・ドム
图片需登录后查看

一年战争中期,察觉到MS-06F性能已不足以承担宇宙战主力机体重任的吉恩军部决定着手开发次世代的宇宙空间用主力机体,吉恩的各大军火商纷纷行动起来,开始了新一轮的竞争。7月31日,兹玛德公司设计的MS-09R 加大魔(力奇·大魔)最终击败了吉恩尼克的MS-06R-2,成为MS-14 勇士量产前吉恩宇宙军的主力MS。MS-09R 加大魔是从MS-09改修来的宇宙空间战式样机,与MS-09相比,MS-09R的推进器及喷嘴全部采用了热核喷气式引擎,扩大了机体的活动范围。自8月份起,吉恩公国MS-06F的生产线开始向MS-09R变更;进入9月份以后,生产线的调整基本结束;到了10月份,MS-09R开始配备于实战中。
机体番号: MS-09R
机体代号(日文): リック·ドム 英文: Rick Dom 中文: 加大魔
出现作品: 机动战士高达(0079)
机体类型: 宇宙战用量产型MS
制造商: 兹玛德公司
所属: 吉恩
初次配备: U.C.0079
技术参数
内部环境: 标准式驾驶舱
尺寸: 头顶高:18.6米
全高:18.6米
重量: 本体重量:43.8吨
全备重量:78.6吨
装甲材料及结构: 超高张力钢(超硬钢合金)
发电机出力: 1199KW
推进力: 2×22000KG+9×1000KG=53000KG
加速度: 0.67G
地上速度:110千米/时
装备及设计特征: 传感器探测有效半径:5400米
180°姿势变换所需时间:2.1秒
固定武装: 胸部扩散光束炮
选用武装:
选用手部武器: 360mm火箭炮;热能*





ゲルググ
图片需登录后查看

本机是一年战争时期吉恩军最后的量产型MS。在战争的初期,称雄战场的是MS-06F;但随着联邦也开始生产MS来对抗吉恩军,06型的优势便逐渐丧失了;而09型的性能也不能完全满足在宇宙中进行大规模MS战的需要,因此,吉恩尼克公司以对MS战为前提开发了本机。战后,有战略家评论说:“如果红勇士再提前数月配备到实战部队中去,战争的结局就不是现在这个样了”,由此可见本机的性能确实非同一般。MS-14A的腰部和脚部的裙甲内装有助推器,机动性和推力大大超过了以往任何机种。作为吉恩军的量产MS,标准装备中第一次装备了光束*。本机的性能较联邦军的量产MS“RGM-79 吉姆”高出许多。吉恩尼克公司作为开发MS的老厂家,充分显示了其雄厚的实力。但是,光束*的实用化过于迟缓,大战末期才刚投入量产。结果可想而知,本机还没来得及大展身手,大战就宣告结束了。
机体番号: MS-14A
机体代号(日文): ゲルググ 英文: Gelgoog 中文: 勇士
出现作品: 机动战士高达(0079)
机体类型: 泛用量产型MS
制造商: 吉恩尼克公司
所属: 吉恩
初次配备: U.C.0079
技术参数
内部环境: 标准式驾驶舱
尺寸: 全高:19.6米
头顶高:19.2米
重量: 本体重量:42.1吨
全备重量:73.3吨
装甲材料及结构: 超高张力钢(超硬钢合金)
发电机出力: 1440KW
推进力: 2×24500KG+5×2500KG=61500KG
加速度: 0.84G
地上速度:180千米/时
装备及设计特征: 传感器探测有效半径:6300米
180°姿势变换所需时间:1.5秒
固定武装: 双腕*发射器
选用武装:
选用手部武器: 光束*;M-16型光束*;专用盾牌





シャア専用ゲルググ
图片需登录后查看


夏亚·阿兹纳布的专属红色机体
下面是其他颜色的介绍

本机是继MS-06型之后成为吉恩军主力机种的MS-14A型的先行量产型机体,头部装备有通信机,初期番号为YMS-14,共生产了25架,全部配给了包括“赤色彗星”夏亚·阿兹纳布、“所罗门的噩梦”阿纳贝尔·卡多、艾里克·曼斯菲尔德、罗伯特·基里亚姆及“基迈拉队”在内的诸多王牌驾驶员在各地的实战中使用。其中最为有名的当属阿纳贝尔·卡多,他在所罗门一役中驾驶MS-14S,使用吉恩军最新完成的对舰用大型光束*击破联邦军3艘战舰和4艘巡洋舰,赢得了“所罗门的噩梦”的美名。本机属于先行量产型机体,因此机体的一些调整还未最终完成;然而由于本身优越的性能,使本机在战斗中取得了相当大的战果。联邦军的王牌驾驶员阿姆罗·雷在战后的回忆中也指出其击破的机体中属于MS-14S型的机体极为罕见。
机体番号: MS-14S
机体代号(日文): ゲルググ(指揮官用) 英文: Gelgoog Commander Type 中文: 指挥官用型勇士
出现作品: 机动战士高达(0079)
机体类型: 泛用量产型MS
制造商: 吉恩尼克公司
所属: 吉恩
初次配备: U.C.0079
技术参数
内部环境: 标准式驾驶舱
尺寸: 头顶高:19.2米
重量: 本体重量:42.1吨
装甲材料及结构: 超高张力钢(超硬钢合金)
发电机出力: 1440KW
推进力: 2×61500KG=123000KG
加速度:
装备及设计特征:
固定武装:
选用武装:
选用手部武器: 光束*;专用光束*;专用盾牌


ギャン
图片需登录后查看

MS-15 强人系列是兹玛德公司推出的在“光束武器必须成为MS的标准配置”概念下开发的用以对抗联邦军RX系列MS的新型机体。因为旧式发电机的出力无法达到使用光束兵器的要求,而新型的发电机体积又相对较大,这样就要求设计人员必须对机体内部构造进行全新的设计;此外,RX-78-2 高达在战斗中所表现出凌驾于大魔之上的惊人的格斗性能很是刺激了兹玛德公司技术人员的自尊心,因此新型机是在“以近距离格斗战为主”的概念下进行设计的。

  由于投入了兹玛德公司近乎全部的技术力量,强人系列的三架试作机——YMS-15 试作型强人在10月份就完工了。YMS-15 试作型强人的头顶高达到了19.9米,在当时的MS中可以说是鹤立鸡群(勇士的头顶高也不过才有19.2米);驱动系统采用了刚刚在YMS-11上试验成功的Field Motor系统,磁气覆膜技术也得到了应用,大幅提高了YMS-15的运动性能;操作系统也继承了自YMS-11以来的优良传统,即使是新手也能很快上手。由于吉恩军才掌握能量CAP技术不久,在具体应用方面还没什么经验,因此首先制造出来的光束*的收束率要比其后研制出的YMS-14所使用的光束*低得多,这样就不可避免地加剧了发电机出力的耗费,其直接后果就是YMS-15无法同时搭载光束炮。不过YMS-15毕竟是一款以格斗战为主而设计的MS,无法使用光束炮对它的影响并不是很大。在测试实验中,除了光束*之外,YMS-15所使用的武器还有MMP-78型120mm机*及扎古火箭炮等MS-06F所使用的武器。

  虽然YMS-15有这么多的优点,但在月面格拉纳达基地的试验中还是败给了总体平衡性更好的YMS-14。毕竟在宇宙空间中射击战要远多过格斗战,过度强调格斗性能不可避免会削弱机体其他方面性能,从而破坏机体的整体平衡性;光束*的威力虽然远胜旧式的热能武器,然而跟堪与战舰主炮的火力相媲美的光束*比起来却又差得太多;此外,新式的Field Motor驱动系统虽然能够大幅提高机体的运动性能,但与吉恩军MS生产线上惯用的流体脉冲系统又产生了兼容的问题,真正大规模进行量产的话必然会引起前线生产性和整备性的混乱。

  YMS-15虽然没能得以大规模量产,但它那颇具中世纪骑士风味的外貌设计引起了突击机动军的马·克伯上校的兴趣。马·克伯上校在地球时所驾驶的是MS-07B的改良型典礼机;奥得萨作战失败之后,回到格拉纳达基地的马·克白上校给了还在选定试验中的YMS-15很高的评价,并亲自选择了一架试作机,经兹玛德公司进行改装之后作为自己在宇宙中所使用的机体,这就是MS-15 强人。MS-15 强人的头部追加了指挥官专用的天线;机体各部分的装甲也进行了古典风格的处理。为了弥补火力的不足,技术人员还给强人追加了专用武器:12枚盾牌内藏式小型机雷爆弹及56枚盾牌内藏式针状*,全部都是专为近战所设计的武器。机雷爆弹可以说是宇宙空间战斗中所使用的浮游机雷,同时发射后可滞空并自动形成一定距离的间隔,引爆其中的一颗就会发生连锁式爆炸;超小型针状*也是依K数量取胜的近战型武器,同时大量发射可以对敌人造成很大的伤害。马·克白上校驾驶本机向RX-78-2 高达挑战时,在充分发挥出机体性能后光荣战死。

  对强人的骑士外形着迷不已的并非仅有马·克白一人,一些出身于吉恩名门的将校也对它很感兴趣,因此兹玛德公司将强人再加以改良之后,进行了小规模量产并配给了指挥官们使用。改良后的新机型被称为MS-15E GANNE,它的肩部采用了钉状肩甲而非原先的球状肩甲;头部和盾牌也跟强人略有不同;此外,它使用了兹玛德公司新研制出的光束长矛,威力较光束*又有所提高。在最后的阿·巴瓦·库攻防战中曾有本型机配属于位于N FIELD的宇宙空母多洛斯并参加了实战,但没有留下战果记录。
机体番号: YMS-15
机体代号(日文): ギャン 英文: Gyan 中文: 强人
出现作品: 机动战士高达(0079)
机体类型: 泛用试作型MS
制造商: 兹玛德公司
所属: 吉恩
初次配备: U.C.0079
技术参数
内部环境: 标准式驾驶舱
尺寸: 头顶高:19.9米
全高:19.9米
重量: 本体重量:52.7吨
全备重量:68.6吨
装甲材料及结构: 超高张力钢(超硬钢合金)
发电机出力: 1360KW
推进力: 56200KG
加速度: 0.82G
装备及设计特征: 传感器探测有效半径:5400米
固定武装: 光束*;盾牌内藏式小型机雷爆弹×12;盾牌内藏式针状*×56
选用武装: 专用盾牌




ジオング
图片需登录后查看

无论是MS-06Z还是MSN-01,都只能算是实验用机体;只有继承了它们实验数据的MSN-02 吉恩号才称得上是吉恩军真正的NEW TYPE专用MS。MSN-02 吉恩号也是吉恩军最后投入实战的MS,至阿·巴瓦·库会战之际腰部以下仍未完工。作为吉恩的象征,设计人员对它寄予了很高的期望。与大多数MS不同的是,本机的驾驶舱设计在头部,还可兼做逃生装置,能进行独立的航行。武器方面,本机与MS-06Z及MSN-01一样在双腕装备了可对敌人进行全方位攻击的5连装有线制御式MEGA粒子炮;此外,头部及腹部也装有MEGA粒子炮,在对MS战时具有压倒性的火力。一年战争末期阿·巴瓦·库会战时,缺少腿部及部分装甲、尚在当地的MS制造工厂内处于组装调试状态的MSN-02被夏亚上校驾驶出战,击破了4艘战舰及18架MS之后,与驾驶RX-78-2 高达的联邦军阿姆罗少尉进行了一场殊死搏斗,最终两机同归于尽。设计方案中的装备了腿部组件的MSN-02被称作“完美吉恩号”,其全高达到30多米,是普通MS的2倍,能以压倒性的高机动性、大火力进行战斗,可以说是第四世代MS的先驱。
机体番号: MSN-02
机体代号(日文): ジオング 英文: Zeong 中文: 吉恩号
出现作品: 机动战士高达(0079)、MSV
机体类型: NT专用试作型重MA
制造商: 吉恩公国军
所属: 吉恩
初次配备: U.C.0079.12.31
技术参数
内部环境: 标准式驾驶舱
尺寸: 未完成体头顶高:17.3米
重量: 本体重量:151.2吨
全备重量:231.9吨
完成体:
本体重量:234.2吨
全备重量:421.2吨)
装甲材料及结构: 超高张力钢(超硬钢合金)
发电机出力: 9400KW
推进力: 187000KG
加速度: 0.81G
装备及设计特征: 传感器探测有效半径:81000米
固定武装: 口部MEGA粒子炮;腹部MEGA粒子炮×2;腕部5连装有线制御式MEGA粒子炮×2


[ 此贴被weige909在2009-09-05 18:15重新编辑 ]

43

主题

98

存在感

32

活跃日
喵~离线 哎你介人恁么不讲理呢
 5 

SOS团二星级★★

19楼
发表于 2009/09/01 | 编辑
【主要工作人员】

企畫:日本サンライズ
原作:矢立肇、富野喜幸(現 富野由悠季)
音楽:渡辺岳夫、松山裕士
人物設定:安彦良和
機械設定:大河原邦男
美術設定:中村光毅
總作畫監督:安彦良和
総監督:富野喜幸
製作人:関岡渉(名古屋テレビ放送)、大熊信行(創通エージェンシー)、渋江靖夫(日本サンライズ)
編劇:星山博之、松崎健一、荒木芳久、山本優、富野喜幸
分鏡:斧谷稔(富野喜幸)、山崎和男、貞光紳也、久野弘
演出:貞光紳也、藤原良二、小鹿英吉、横山裕一郎、斧谷稔(富野喜幸)、行田進、関田修、久野弘
作畫監督:安彦良和、山崎和男、青鉢芳信、富沢和雄、大泉学、中村一夫、鈴村一行
原畫:スタジオZ、中村プロダクション、アニメフレンド
背景:アートテイクワン、アップル
動畫檢查:浜津守
上色:シャフト、ディーン
特殊効果:土井通明、山本公
攝影:斎藤秋男、平田隆文
剪輯:鶴渕友彰、小谷地文男
沖印:東京現像所
音響監督:松浦典良
効果:松田昭彦(フィズサウンドクリエイション)
整音:日向国雄
錄音:整音スタジオ
製作進行:豊住政弘、草刈忠良、植田益朗、望月真人、八木岡正美、深田節雄、神田豊、滝口雅彦
設定製作:円井正
助理製作人:神田豊
製作:名古屋テレビ、創通エージェンシー、日本サンライズ


[ 此贴被weige909在2009-09-02 23:24重新编辑 ]

关于我们|无图版|SOSG WIKI

Copyright © 2006-2024 SosG.Net
Total 0.028758(s) query 8, Gzip enabled,  沪ICP备07006640号-3